70岁老人古稀之年执剑柄,我的目标是参加世锦赛

在大多数人眼中,七十岁是安享晚年、含饴弄孙的年纪,对于来自浙江杭州的陈志远来说,岁月不是限制,而是新征程的起点,每天清晨,当城市还未完全苏醒,陈志远已经身着击剑服,手持长剑,在剑道上挥洒汗水,他的目标简单而坚定:参加世界击剑锦标赛,这不是一时兴起的幻想,而是一个经过多年训练和精心规划的职业梦想,陈志远的故事,不仅挑战了人们对年龄的刻板印象,更重新定义了体育精神的边界。

陈志远的击剑之旅始于五年前,退休后,他原本计划过一种平静的生活,但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在社区活动中尝试了击剑,立刻被这项运动吸引。“击剑不仅仅是体力较量,更是智力游戏,它要求快速决策、精准控制和战略思考,这让我感觉年轻了许多。”陈志远回忆道,起初,家人和朋友都认为这只是短暂的爱好,但他却坚持了下来,每周训练五天,每天至少两小时,从基本步法到复杂战术,他一步步打磨自己的技能,甚至自费聘请教练进行一对一指导。

年龄从来不是陈志远的障碍,反而成了他的动力,根据国际击剑联合会(FIE)的数据,击剑运动员的职业生涯通常集中在20-40岁之间,但近年来, masters 组别(40岁以上)的参与度显著上升,陈志远属于 veterans 组别(70岁以上),这个组别在全球范围内虽小众,却充满活力,2023年,全球 veterans 击剑赛事参与人数同比增长了15%,反映出老年人对竞技体育的热情日益高涨,陈志远的目标是参加2025年世锦赛的 veterans 组别,这不仅需要体能达标,还需通过地区选拔赛和积分排名。

他的训练 regimen 令人惊叹,除了常规的击剑练习,陈志远还结合了瑜伽和力量训练,以保持身体柔韧性和耐力,医生曾提醒他注意关节负荷,但他通过科学方法规避了风险。“我每月进行一次体能评估,根据数据调整训练强度,年龄大了,恢复速度慢,所以睡眠和营养更重要。”陈志远分享道,他的日常饮食富含蛋白质和抗氧化剂,辅以适量补充剂,确保身体处于最佳状态,这种专业态度,让许多年轻运动员都自愧不如。

70岁老人古稀之年执剑柄,我的目标是参加世锦赛

陈志远的努力没有白费,在2024年全国 veterans 击剑锦标赛上,他获得70岁组佩剑项目的银牌,一战成名,这场比赛不仅证明了他的实力,还吸引了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,社交媒体上,他的视频片段被疯狂转发,网友们纷纷点赞:“年龄只是数字!”“真正的终身学习典范。”体育评论员李健评价说:“陈志远先生展现了体育的核心价值——永不放弃,他不仅是运动员,更是激励一代人的榜样。”

但通往世锦赛的道路并不平坦。 veterans 组别的世锦赛选拔标准严格,候选人需在国际积分赛中累积足够分数,陈志远目前排名中国区前三,但全球竞争激烈,日本选手山田弘(72岁)和德国选手卡尔·施密特(71岁)都是往届奖牌得主,他们的经验和技术更具优势,为了提升自己,陈志远计划参加2024年底的亚洲 veterans 锦标赛,以赛代练,积累经验。“每场比赛都是一次学习机会,我的对手们教我很多,尤其是心理调控方面。”他说。

70岁老人古稀之年执剑柄,我的目标是参加世锦赛

陈志远的故事折射出更大的社会趋势,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,老年人体育参与度正在上升,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,定期运动的老年人比久坐者健康状况好30%,且心理更积极,中国体育总局近年来推广“全民健身”计划,特别鼓励老年人参与适能运动,如击剑、游泳和太极拳,这些运动不仅增强体质,还促进社交,减少孤独感,陈志远所在的击剑俱乐部,就有二十多名超过60岁的会员,他们组成了一支“银发剑客”团队,定期集训和交流。

对于未来,陈志远充满期待,世锦赛只是短期目标,他更希望推动 veterans 击剑在中国的发展。“许多老年人认为体育是年轻人的事,但其实运动适合所有年龄,我想成立一个基金会,资助贫困老年人参与击剑,让更多人体验这份快乐。”他的家人也从最初的担忧转为全力支持,女儿陈薇说:“爸爸的激情感染了我们全家,他现在更健康、更快乐,这比什么都重要。”

陈志远的旅程提醒我们,梦想没有期限,在剑道上,他每一次进攻和防守,都是对生命的致敬,正如他所说:“年龄不是终点,而是新起点,只要心脏还在跳动,我就不会放下手中的剑。”2025年世锦赛的舞台或许不会轻易向他敞开大门,但无论结果如何,他已经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,体育精神,本就无关年龄,只关热爱与坚持。